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遗址杂谈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11-6-26 16:38:11 来源:未知 作者:文化馆 点击:25011次

澧州荆河戏简介


   

      (新编历史剧《斩吕布》剧照)                ( 荆河戏乐队)

    “澧州荆河戏”是流传于湘、鄂两省交界的荆州、沙市、澧县、张家界等地的地方大剧种,它已有400多年历史。该剧种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唱、做、念、打相结合,内容丰富、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一直为广大群众喜爱。2005年被列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
    “澧州荆河戏”起源于明初永乐年间,相传1425年华阳王封藩来澧州,随行带来私家戏班,拥有几十个乐手及大量剧本,经常在华阳府演出。清朝后随着朝廷禁止私蓄戏班,大量艺人流落民间,荆河戏开始在民间流传,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澧水一带形成了荆河戏,由于根植于当地语言、风俗、乐舞、俚歌之中,所以“初学秦腔,终带楚调”。由此可见,楚调已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与艺人之中,免不了带出本地楚调来,这种楚调就是区别于吴腔梆子的早期荆河戏。明末清初艺人将秦腔与楚调相结合,演变成荆河戏的“北路”,后将楚调与秦腔的南北结合,形成荆河戏弹腔。“南北路”解放初期为盛行期,与“楚剧”、“汉剧”、“湘剧”齐名,1954年定名为荆河戏。它与其他皮黄剧种一样,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在音乐、表演、服装等方面,有着基本的共性。但作为荆楚一带的地方大戏,又独具特色,除了舞台语言用澧州官话别于其它剧种外,最大特色表现在音乐方面。一是呔腔呔调,独具特色。二是南北交融,韵味别致。三是唱腔特殊(“三小同腔”、“八块屏”、“黄八板”等)。四是打击乐(锣鼓点)极具特色(大土锣有别于其他剧种)。1955年,梅兰芳先生率团在长沙演出,适逢荆河戏名旦瞿翠菊在唱《百花亭》、名丑胡醉趣唱《白罗衫》,梅先生看完演出后走进后台,对瞿说:“荆河剧是个古老剧种,《百花亭》的唱腔比我们的《醉酒》要好听。”对胡深有感触地说:“你的100多句道白口齿清晰,在地方剧种中能有这样的丑角真不简单。”
    长期以来,荆河戏以它特有的唱、做、念、打的表演艺术,在不到三十平方米的舞台上,艺术展现了历史的兴衰起落的趣事轶闻,用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荆河戏形式,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成为荆楚人民接受道德教育的大课堂,成为湘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寄托。
    湖南澧县荆河剧团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具有演出实体的专业荆河戏剧团。

 

澧州夯歌简介


 

        (飞硪劳动场景)                (城头山采访平原调传承人苏玉兰)

    澧州夯歌,也称硪歌。是流行于澧阳平原及周边地区,具有一定音乐节奏的劳动号子。歌曲节拍规整﹑音域适中,对比度很强,,坚定有力。一般以一人领,众人和的形式来表现。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6000年前城头山古城夯筑时期。考古学家通过对城头山古城遗址城墙解剖,发现了大量的夯窝,即是有力的佐证。后来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澧州夯歌借鉴了地方民谣、曲艺、戏剧等艺术门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更加增强了表现力,渐具地方特色,并影响到周边地区。澧州夯歌内容丰富,大体可以分为叙事、抒情两大类。叙事类以一些传统戏曲唱本为主。抒情类则可自由发挥,随兴演唱。领唱高手一般都能即编即唱,且用词诙谐幽默、风趣动人,极宜调动大家的劳动热情。它的曲式多样,歌词要求压韵,按地域分布,已基本形成四大流派:高山调、花丘调、平原调、湖乡调。
    澧州夯歌形式多样,流传广泛,主要是以口头形式传唱,无需其它乐器配合,旋律简单优美,朗朗上口,好记易学。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不仅具有简约美和质朴美,同时诙谐幽默,耐人寻味,引人入神。它的传承松散,无严格师承关系,多数在实践中相互学习为主。
    澧州夯歌既有对原始音乐的某些保留,同时吸收了不同时代音乐成分,保留着某些时代特征,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坐标作用,通过对不同时期夯歌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加深对特定历史阶段文化现象的了解,提高认识水平。澧州夯歌的产生,起源于劳动。通过对夯歌的重温,可以加深人们对劳动价值的再认识,通过对夯歌全方位的研究,从某个侧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架构新的劳动价值观,使人们自觉抵制那种鄙视劳动的腐朽没落思想,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澧州大鼓简介


 

    

 (澧州大鼓《查家底》参加九艺节)     ( 县“非遗”中心及湖南师大学生采访

                                             国家级曲艺会员周子房)

    澧州大鼓原名丧鼓、孝鼓,曾名湘北大鼓,流行于湘北地区及湘鄂边界。传说源自庄子的鼓盆歌。也相传有“周公治其礼,孔子治诗书,庄子治其打丧鼓”的说法,相关资料考记,应有400年以上的历史。
    澧州大鼓经历了叫花子、打鼓匠、民间艺人三个发展阶段,现已日趋成熟,并形成了以“澧州官话”为体系的四大流派,即东腔、南板、西调、北路。澧州大鼓是一种说唱艺术,道具为一面大鼓,特殊曲目(如送歌郎)加铜锣、铜钹。唱词基本结构为七字句,后来发展为十字句等。除《小送歌郎》的唱词为三句一组外,其他词为二句、四句、六句、八句一组,多组构成一段。
    澧州大鼓在澧水流域世代相传,经久不衰。不少优秀节目曾在中央、省、市电视台展演。著名民间艺人周子房、李金楚加入中国曲艺家学会,周召学、刘清斌、王方、刘静等22人加入湖南省曲艺家协会。这些艺人在宣传党的各项中心工作,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澧州渔鼓简介


 

(国家级曲艺协会会员周子房演唱澧州渔鼓)        (澧州渔鼓道具)
   

    澧州渔鼓又名道情、乓乓,是一门以唱为主,兼有说白的曲艺演唱艺术,流行于澧水流域及湘鄂边境的广大地区。据考起源于道教音乐(新经韵)在全国民间的流布而形成。依传承情况来看可追溯到200多年以前。其道具为渔鼓筒一个,签子一根,云牙板一付(三块),小镲一只,盖方一块,原以历史故事、武侠小说为题材,劝世度人为主旨,现已形成了以“澧州官话”为体系的四大流派,即东腔、南板、西调、北路。
    澧州渔鼓清朝中期以前的状况现已无文字可查。据艺人相传在落第秀才苏金福(1779-1842年)的努力下,在规范文字、规范唱本、设计唱腔方面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为今天的渔鼓奠定了基础。清末民初,湖南经济凋敝,一些渔鼓艺人为了谋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