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快讯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学术意义专家论证会专辑

时间:2011-6-7 09:37:50 来源:未知 作者:城头山管理处 点击:57008次

   

 

    1997年7月28日,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湖南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和澧县人民政府邀请著名考古学家在北京就澧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的学术意义进行了科学的论证。会议由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金则恭主持。参加论证会的考古学家有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研究员黄景略,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研究员俞伟超,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忠培,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任式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志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学海,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何介钧等。参加会议听取论证的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监察部部长曹庆泽、国家计委副主任佘建民、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等。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发掘领队、研究员何介钧向与会专家、领导汇报了城头山古文化遗址1991-1997年先后五次发掘的主要收获,展示了相关的平、剖面图、遗址照片、录相和具有关键性意义的地层叠压关系的照片。与会专家完全同意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对城头山先后四次筑城,而第一次筑城时代为大溪文化早期,距今已6000年的结论。并一致认为这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一座城,且保存极好,内涵丰富集中,延续时间长,地层关系清楚,很难有第二处可以和它相比。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城头山古城墙下压着的距今6500年左右的水稻田遗迹的学术价值,认为对研究中国和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有突破性的意义。所揭示的田埂、田土中显示的龟裂纹和静水沉淀的特点,田土中包含稻茎、稻叶、稻的根须,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大量的稻壳和稻叶的植物硅质体,与耕作配套的水塘、水沟等,无不确证了水稻田遗迹的可信,它是目前已揭示出的世界最早的水稻田。专家们认为,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经过五次科学发掘,发掘面积达4000平方米,在同类遗址中,所做工作是最系统、最充分的,同时也是质量较高的,发掘进行得十分成功。在一个遗址里,既揭露了大群的墓葬,又发现了完整的制陶作坊区和多座台基式房屋建筑,这样众多类型的遗迹聚集在一起,极为少见。在居住区里,不仅揭示了大居室、大厨房和排房,还揭示了纵贯东西的道路。将其完整地揭露出来,非常难得,在江南可说是唯一的。正是由于这一系列重大收获,城头山遗址199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1995年江泽民总书记欣然为其题词,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充分说明了其历史和学术的价值,说明了它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同时也说明了对其长期保护的必要性。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所指利用,一是向群众展示,充分发挥它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在加强中国各民族凝聚力方面的巨大作用。二是将其建设成为考古工作和研究的中心。


何介钧(原湖南省考古所所长)


    城头山在澧县县城西北10公里的车溪乡南岳村,地处澧阳平原的西北部。澧阳平原为澧水及其支流涔、道、澹、洈冲击而成的江河平原,海拔40米左右。其西北为武陵山余脉及逶迤向东南的低矮丘陵山岗,其东南则为洞庭湖盆地。  澧阳平原是我省史前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在这里发现的数十处旧石器遗址和地点,显示出属于一个有自身特点的类群。新石器时代早期,即出现以稻作农业为基础的稳定聚落。彭头山文化距今超过8000年,其遗址几乎全分布在澧阳平原的澧县境内。距今7000-8000年的皂市下层文化遗址,在县境内更是分布密集。其后的汤家岗文化(原称汤家岗早期遗存,距今6500-7000年)、大溪文化(距今5300-6500年)、屈家岭文化(距今4600-5300年)、石家河文化(距今3800-4600年),绵延不断。澧县境内史前遗址有300余处,是我省史前遗址最多,内涵最丰富,发展脉络最完整、清楚的一个县。
    1979年,澧县的文物工作者在史前遗址最为密集的澧水北岸发现了城头山古城。略呈圆形的城垣兀立在地面,从城外丈量,尚保存5-6米的高度。围绕城垣的护城河尚有460米至今仍为宽阔的水面。后找到50年代的航拍照片,圆形的城垣和护城河十分完整,并可见北、东、南三面有豁口,应为城门所在。经向当地村民调查知道:部分城垣为1 958年平整土地时推平,而有些段落的护城河也同时填塞变为农田。遗址座落在原仅高出周围平原1-2米的徐家岗上。澹水河的一条支流从徐家岗的西边由北向南流,并沿着岗的南端转向东流,至大河口汇集另外几条澹水支流,成为澹水的主干道之一后,向南贯入澧水。
    1991年冬,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城址进行了第一次实测,并对城墙西南转角进行解剖。实测的结果是:城外圆直径325-340米,内圆直径315-325米。城内中心点现存地面高程46.8米,较城外平原高3.6米。城内面积约8万平方米。城门未筑在正方位的轴线上,南门为偏西1 30,北门为偏东130,东门为偏南40。东、
南门豁口均宽30米,两旁有高出豁口2-3米,但较城垣主体低12米的平台,长、宽均在1 5米左右。北门现存宽度32米,门内是一个东西37米,南北32米略呈现圆形的大堰,堰水通过北门水道与护城河相通。据当地群众讲,祖辈一直称北门为水门,城西经勘探,未发现城门痕迹。护城河宽窄规整,宽35米。大多段落距城墙外坡仅2-3米,但南、东门外城墙与护城河之间呈尖角状突出,最大距离达40-50米。城内遍布文化遗存,文化层最厚处在城东,深达5米。城墙西南转角的解剖,开了一条长26米、宽1.5米的探沟,以确定城址的建造和使用年代以及筑造方法。这次探掘,因未形成可能多次筑城的深刻认识,将整个墙体视作同一时期建造,因此仅以墙体内坡上叠压的最早一期(即9层)遗存作为建城时间的下限。该层出土有鹰咀装饰的盂形器、沿向内凹的高领罐、上腹较短的双腹豆和直壁高圈足杯等,均为屈家岭文化中期的典型器物,因而在简报(《澧县城头山屈家岭文化城址调查与试掘》,《文物》1993年1 2期)中将筑城时间定为屈家岭文化中期,距今4800年左右,成为当时已经发掘的中国最早的一座城。 
    1992年进行第二次发掘。1.清理了东门豁口外的河卵石地面8米,宽12米左右,铺满卵石。豁口处有建筑遗迹,但未往城内延伸揭露。卵石面疑作散水排水用,其上即为耕地层,从间接的地层关系可以确定属屈家岭文化早期形成。2.在城的东部紧靠城墙内坡开方400平方米,了解到城内堆积从上至下依次为石家河文化(早、中期)、屈家岭文化(早、中、晚期)、大溪文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